IEC61727《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该标准由国际电工会于2004年制定,现已被我准GB/T 20046-2006等同采用。标准适用于与电网相互连接的光伏发电系统,规定了光伏系统与电网配电系统相互连接要求,描述了对额定功率在10kVA或以下系统的相关建议,例如用于独立系统住宅的单相或三相系统。
4) AS4777《发电系统通过逆变器接入电网》。该标准由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会EL042的澳大利亚方、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和设备会絀定。标准共分3个部分,规定了逆变器安装要求、逆变器本体要求和逆变器连接电网时电网保护要求。
光伏并网逆变器一般设有限流器,其作用是通过限制逆变器传递的电流,相应地限制故障电流的增加,与流器相比,该装置减小了故障电流。对于带有电力电子接口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若逆变器里的限流器止常动作,对故障电流水平的贡献可以忽略,这样可以允许多个分布式光伏并到同一电网,没有必要重新设计现有的馈线保护方案。在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较小时,其注入电网的电流被限制到逆变器额定值。然而,当注入光伏渗透水平持续增加的配电网时,限流器的影响不再认为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1)电力系统事故或特殊运行方式下要求降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有功功率,防止输电设备过载,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当电力系统频率高于50. 2Hz时,按照电力系统调度部门指令降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有功功率,严重情况下可切除整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2)当电力系统频率高于50. 2Hz时,按照电力系统调度部门指令降低式光伏系统有功功率,严重情况下可切除整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3)紧急情况下,若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危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时,电调度部门应切除分布式光伏系统。
通过建立集调度、监视和控制功能于一体的智能配电网调度体系,可以实现对配电网日常运行监视、自愈、停电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管控。智能配电网调度一体化的智能技术支持系统从功能上可以分为三层。